http://szb.hynews.net/hhwb/html/2011-08/06/content_32284.htm
弹词巨著《子虚记》原稿捐赠仪式昨在市博物馆举行
博物馆馆长孙玉军受赠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希平向肖镕璋女士颁发收藏证书
清末才女汪藕裳
汪藕裳 (1832-1892),名蕖,藕裳为其字,清代盱眙县人,自称“都梁女史”(“都梁”为盱眙别称),著有长篇弹词《子虚记》、《群英传》,是清代一位重要的女作家。
汪蕖出生于官宦世家,姐妹三人,她是老三,天资聪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于史籍及文学作品无不广泛阅读,博闻强识,文学功底极为深厚。她从小就跟随父亲在河南官府生活,目睹了诸多官场的种种情形,为日后从事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生活经验。十七岁时,父亲在彰德(今河南安阳)任上病逝,汪蕖回到盱眙,随即嫁给桐城的胡松岩。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占桐城,她同丈夫避难盱眙,依靠娘家生活。六年后,太平军又攻打盱眙,她同祖母吴氏及丈夫等家人一起逃难到苏州,投靠任吴县知县的堂兄汪祖绶。惊魂未定,次年四月,苏州被太平军攻克,丈夫病死,遭国破家亡双重打击的她悲痛万分地离开了苏州,在兵荒马乱中逃难到宝应,投奔长兄汪祖茂。
汪蕖育有一女,丈夫死后倍感孤独,在颠沛流离中长期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心情十分压抑。她曾以诗记下自己的遭遇:“一自故园兵乱后,流离无所叹途穷。钗分镜破深秋里,托足安宜(今宝应)类转蓬”,可见其处境十分艰难。光绪三年七月,汪祖茂病逝,她不得不离开生活了近十年的宝应,又一次来到苏州,投奔任青浦县知县的侄儿汪瑞尊。汪瑞尊请她任家庭教师,生活暂时得以稳定。光绪十年,一代才女汪蕖客死他乡。
六十四册泛黄的书稿,系着鲜艳的红绸,静静地端坐在黄缎铺就的木几上,如同出嫁的新娘,等待着被揭起面纱……昨天上午,清代盱眙籍女作家汪蕖创作的弹词巨著——《子虚记》的原稿捐赠仪式在市博物馆举行。至此,历经百余载颠沛流离,五代人传承接力,一部“尘封”许久,至今尚未正式出版,却已被国内学者认为,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上,都能与《再生缘》相媲美的鸿篇巨制,终于像一个走出深闺的美女,在让世人惊叹于她的美貌的同时,也实现了将毕生“嫁”给家乡、情归故里的诺言。
养在深闺人未识
《子虚记》是清代盱眙县女作家汪蕖(1832-1892,字藕裳)创作的一部近两百万字的弹词巨著,是中国弹词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子虚记》以明孝宗弘治年代为时代背景,着意叙述了忠诚孝子的典型文玉粦和具有叛逆性格的巾帼英雄赵湘仙的故事,书中涉及了二十多个家族,塑造了150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该书语言典雅婉约、自然流畅,内容丰富、脉络清晰,结构宏伟严密,场景波澜壮阔,情节曲折生动,充分体现了作者驾驭长篇巨著的卓越才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界普遍认为,其无论是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为《天雨花》、《笔生花》所不及,而能与《再生缘》并驾齐驱,在中国弹词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该书“养在深闺人未识”,广大读者无缘目睹它的美丽风采。全书除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世界繁华报馆印行过八卷本前十回外,至今未曾出版过,只以抄本的形式流传。五部抄本,分别藏于南京图书馆、南京师大图书馆、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首都图书馆和天津南开大学图书馆。南京师大藏本为完本。如今,汪氏后人将几代人精心守护的《子虚记》全套手稿捐赠给作者家乡的博物馆,流浪了一百二十八年的《子虚记》稿本才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归宿。
廿载求索终偿愿
《子虚记》如愿“嫁”回家乡,牵线的“红娘”正是太阳集团tyc4633文学院副教授王泽强,凭着他对《子虚记》的情有独钟和锲而不舍,终于促成了这桩美满的姻缘,让这一文学奇葩在淮安博物馆,找到了她的最终归宿。
二十多年前,王泽强在《盱眙县志》上看到《子虚记》的介绍,尽管非常简略,但却对此心驰神往。此后,他便一直关注《子虚记》的下落。期间,虽然曾打听到南京师范大学有此书较为完整的手抄本,但是对方不让借阅,只好作罢。这部书就这样一直存于王泽强心中,虽向往着而不可得。直到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泽强在网上发现了汪藕裳第五代外孙女肖镕璋女士赴美期间所写的《我心中的瑰宝——关于《子虚记》点滴》。文章作者回忆了外婆、母亲以及自己这三代人伴随着《子虚记》的文学芬芳,度过的悄然岁月;描绘了几代人殚精竭虑,为保护好家传古籍,而经受的种种磨难。同时,作者还在文章中袒露了她余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子虚记》的原稿捐赠出来,为它找一个能妥善保管,且致力于弘扬《子虚记》文化内涵的好“归宿”。看到此文后,王泽强如获至宝,立即与已回西安的肖老取得联系,同时也向市文广新局领导作了汇报。此后,双方密切联系,不断沟通。在此期间,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图书馆也都带着优厚的条件来求书稿,但肖老最终还是选择了家乡。
魂牵梦萦还乡路
在《我心中的瑰宝——关于《子虚记》点滴》中,肖镕璋曾袒露心迹:给《子虚记》找一个理想的归宿,是她平生最大的心愿。如今手稿得以完满回归故里,她的心愿也终于实现了。肖老说,书稿已经存在了128年,在她手中收藏保管也将近有50年的历史。百余年的岁月里,不管是逃难途中,还是文革浩劫;无论是因为形势所逼,还是生活所迫,汪氏后人从放弃过祖宗留下的最珍贵的瑰宝,总把它带在身边、悉心保护。《子虚记》才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但纸张的寿命也是有一定年限的,如何妥善的保管使其不腐朽变质,又能让它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便成了肖老心中一直思索的问题。“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藏珍品,更重要的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不能让它湮没在民间,消失在我的手中。每每想到此我便彻夜难眠……”肖老回忆。期间,也不断有图书馆、博物馆甚至掮客前来游说,但她慎之又慎,没有草率应允。直至她遇见了《子虚记》的忠实粉丝——王泽强。后者对“子虚记”所倾注的热情,以及淮安各级领导对保护弘扬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让她深深地感动。
肖老说,最终的决定是全家人商量的结果,《子虚记》能有这样一个完满的结果,她很欣慰也很高兴。她坚信,将心中的瑰宝捐献给家乡淮安,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选择,不仅可以使历经百年沧桑的原著手稿能得到妥善的保管收藏,还可在家乡的努力下宣传弘扬,使这部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祖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应有的光芒。
《子虚》传奇天下扬
从肖老手中接过书稿的那一刻,淮安市博物馆馆长孙玉军难掩兴奋,他用激动和自豪来形容此刻的心情。“《子虚记》作者手写原稿弥足珍贵,其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不可估量,是博物馆目前馆藏善本中最有价值的一套。”孙玉军说。为了不辜负汪氏后人对家乡的厚爱,淮安市博物馆将对它进行科学妥善的保护,使用严格设计的专柜,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收藏。他介绍,目前博物馆首先着眼于对善本的保护,暂时不会对外开放展出。这也意味着,短时间内,淮安普通民众还无缘一睹《子虚记》芳容。
孙玉军表示,《子虚记》的回归是淮安文化界的一大幸事,保护好、传承好和弘扬好《子虚记》也成了淮安文化界共同的责任。这样一部巨制,一直以来为学界所瞩目,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刊印面世。接下来,博物馆拟邀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淮安开研讨会,共同探讨如何研究和弘扬《子虚记》的课题。点校、刊印和发行工作也很快将提上日程。不仅如此,《子虚记》的故事还有望以戏剧、电视剧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使原作的内涵与现代人的欣赏水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我们的研究发掘和出版宣传,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子虚记》,让淮安人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子虚记》的回归,注定将为淮安‘名人故里’这张靓丽的名片增添新的内涵。”孙玉军说。
晚报记者 陈金鑫
实习生 周滢滢
通讯员 陈永贤
本版摄影:叶首卫
(作者:淮海晚报 审核:朱延华)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